首页 爱丽丝书屋 娱乐明星 娱乐:巨星演员

第八卷 第2462章 新版《红楼梦》

娱乐:巨星演员 一条舔狗 2182 2024-03-04 04:44

  陈昊九点钟的时候跟刘晓莉来到了公司!

  主要是刘晓莉不好意思面对女儿刘亦菲,感觉在抢自己女儿男人一样,其实要说起来她跟陈昊关系还发生的更早呢!

  不过,这种事情不能跟女儿刘亦菲说啊!刘晓莉离开的时候,说公司有重要的事情,就拉着陈昊一起离开了!

  而一晚上被陈昊折腾的刘亦菲,也没有阻止陈昊离开,毕竟昨天晚上被喂得太饱了,而且还是母女共事一夫,那种满足感和刺激,根本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!

  刘晓莉跟陈昊去公司的路上,还真的简单交流了一下,今天还真有事情!

  今天新《红楼梦》的剧组要来跟龙腾公司签演员合约!

  新版《红楼梦》本来是韩老投资的,但中间已经多次移手,导演制片人都换了好几波,弄得韩老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!

  知道龙腾公司感兴趣,就直接丢给刘晓莉了!

  后续接手的人又换成了大名鼎鼎的李少红,跟刘晓莉见面之后,两人可谓是相见恨晚,一拍即合,很快就敲定了新版《红楼梦》的投资!

  选角刘晓莉也基本上不干涉,全部都交给李少红,只说了一句有合适的角色,可以先考虑龙腾公司的签约演员!

  花了大半年时间,李少红已经基本上找好了自己想要的角色,今天正好就过来跟龙腾公司把演员合同签了!

  来到公司之后,陈昊很快跟刘晓莉来到了一个大的休息厅,里面依旧挤满了演员,大大小小至少有几十号演员!

  刘晓莉拉着一个气质不俗的中年女性来给陈昊介绍道:“阿昊,这位就是李少红导演。”

  “李少红导演,久仰大名。”陈昊握住了李少红递过来的手!

  李少红满脸谦虚道:“不敢当,不敢当,我哪里有什么大名哦,只是业内抬爱罢了。”

  陈昊笑道:“李少红导演就是谦虚,台湾有个琼瑶,我觉得你就是我们内地的琼瑶。”

  李少红面色一喜:“陈董说笑了,我怎么敢跟琼瑶相比,而且我们也不是一个风格。”

  “确实,李少红导演的作品,更偏向于正统,琼瑶阿姨的作品总是情情爱爱的。”陈昊嘴上说了几句客气话,但其实在她心里李少红跟琼瑶是根本比不了的!

  李少红除了一部《大明宫词》,基本上没的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!

  新版《红楼梦》可以说是李少红最大的败笔!

  《红楼梦》的海选2006年启动,当时正是选秀如火如荼之时。

  前一年《超级女声》选出了三位草根唱将,让中国人对选秀有了全新认知:那是一档能让素人成名的节目。

  《超级女声》三强!

  而《红楼梦》的海选——《红楼中人》则被叫做“史上最大规模的海选”。

  海选开放首日,报名人数就破万了,此后几天以日均万人以上的数目增加,全国主要城市皆有人参与,影响力甚至覆盖到了台湾。

  《超级女声》让人看到选秀的力量,《红楼中人》却让人看透了资本的角逐。

  不断有投资方往剧组扔演员,导演换了一个又一个,饰演晴雯的杨幂被这种阵势震撼到,后来在湖南卫视的《零点锋云》接受采访时,甚至说:“这样的大阵仗,没有潜规则都觉得不正常。”世间百态,家族兴衰,与《红楼梦》早就分不开了。

  2000年,《大明宫词》播出。

  盘根错节的台词,妖娆萎靡的画面,对权力中心女性的精准刻画让李少红一炮而红。

  对高档艺术趣味的追求,成了李少红导演生涯最重要的标签。

  《大明宫词》中的陈红更是靓绝一时!

  2002年,趁热打铁,《橘子红了》横空出世。

  虽因时代的缘故,少了《大明宫词》的乖张、霸气、妖娆、以及风流,但其中极致女性化的生存体验、爱情的释放,再一次让人看到了李少红作为女性导演的功力所在。

  《红楼梦》海选启动时,两人都成功从电影转向了电视制作,拍一部极具个人风格,又富有代表性的作品,成了她们梦寐以求的念想。

  然而,拍《红楼梦》却不是最理想的表达途径。

  李少红生于1955年,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,《红楼梦》是一本“资产阶级”的坏书,看几页就要赶紧扔掉,以免腐坏思想。

  这个根很早就种在了李少红心里,接受《凤凰非常道》的时候,她还提到说,小时候读红楼梦,没看几页就扔在一边了。

  倒是胡玫对《红楼梦》相当上心,从海选开始,她就全程参与了。

  那时候,最先定下的导演是陈凯歌,可也就是《超级女声》火爆的那年,陈凯歌以一部《无极》瞬间拉低了大众的信任。

  观众要求换人,于是拉来了赵宝刚做总制片人,那时候他的招牌剧“青春三部曲”还没拍出来,胡玫做导演,据说还拉来了谭盾编曲。

  然而,如火如荼的海选,也让整个剧在筹备阶段就露出了失败的迹象。

  海选结果,2007年出炉,姚笛是宝钗组的第一名,李旭丹是黛玉组的第一名。

  但当时网络上对李旭丹的反应很大,有暗指黑幕的;有嫌弃她不够美,不配饰演林黛玉的;当然也有她的忠实拥戴者。

  期间,投资方也开始介入,胡玫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导演,却不能选自己喜欢的人来演,一气之下,干脆就撂挑子不干了。

  一时间,声势浩大的《红楼梦》没了领头羊。

  记者去问赵宝刚,赵宝刚说:“我以前没拍过古装戏,《红楼梦》也只是看过,并没有深入研究,怕拍不了。”胡玫则借秘书的话说,马上要拍新戏了,对接拍《红楼梦》的消息并不了解。

  选来选去,担子落在了李少红身上。

  李少红则选择了硬着头皮上,海选之后,她第一件事就是换掉不适合的海选者,于是新一轮的选择又开始了。

  据说,李少红率《红楼梦》选角团队,进入高校再选。

  当时有个说法,叫做“艺术类院校普查”,实际也是如此,选角团队在93所艺术院校,近25万院校学生中选出一万人来拍照。

  如此庞杂、高调,的确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
  但这时候的《红楼梦》已经像一块被分食的蛋糕,千疮百孔了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